本病为发生于肛肠部的一种慢性疾病,较多见于青年和壮年。临床按痔核发生的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统称为痔疮。[病因病机]痔疾发生的原因,多与长期坐位或站立工作,肩挑负重,跋涉远行,妊娠胎气;或久痢,久泄,便秘,嗜食厚昧辛辣等因素,引起中气下陷,筋脉松弛,气滞血阻,燥热浊气,结聚肛肠而发为痔疾。[症状]先按痔核位置辨别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者为内痔,齿线以下者为外痔,齿线上下均有者为混合痔。内痔主症:大便时出血,色鲜红或暗红,出血量不等,痔核脱垂于肛门外口...
【概说】便秘是指大肠秘结,排便困难,两天以上不能自解者。主要由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脾胃及肾脏有关。依发病特点可分虚实两类。现代医学之习惯性便秘书可依此治疗。【病因病机】(一)实秘1、阳盛嗜食:素体阳盛,又嗜食辛辣厚味,致肠腑积热,灼伤津液,肠枯便秘。2、情志不畅:忧愁思虑,情志不舒,致气机郁滞,津液不布,肠腑传导失常而便秘。(二)虚秘1、气血两亏:病后,产生气血未复,年迈体衰,致气血两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血虚则津液不足,不能滋润大肠,而成便秘。2、下焦虚寒:下焦...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症,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妇女发生的危险率为58%。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由此造成骨痛、骨折,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妇女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西药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一项中老年人保健针灸的科研成果发现,艾灸可以提高健康老年人血清中雌激素的含量。受此启发,研究人员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成果,认为绝经后骨质...
【概说】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疾病。其病变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临床上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长短,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会失常所致。泄泻多见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神经官能性腹泻等疾病。【病因病机】(一)急性泄泻1、寒湿:寒湿侵及肠胃,脾胃升降失司,水湿下注大肠而泄泻。2、湿热:夏秋季节伤于暑热,留于肠胃,传导失常而泄...
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部分受术者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冷汗、心率减慢等症状,给受术者带来痛苦,也给手术操作增加了困难。为了预防和减轻症状,笔者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对病人采用了王不留行子贴耳穴法预防人流综合征,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观察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300例。观察组(贴穴组)200人,其中20~30岁120人,31~40岁70人,41岁以上10人;妊娠6~10周者160人,11~12周者40人。对照组100人,其中20~30岁50人,31~40岁4...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外侧疼痛为主症。常见以下三种证型。辨证治疗主穴: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1.风寒湿痹【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处方】秩边、阳陵泉、命门2.瘀血阻滞【诊断要点】有腰部内挫伤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夜间痛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滞涩。【处方】阳陵泉、膈俞、血海、委...
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俗称“蛤蟆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以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症。一般流行于冬春季行,以儿童为多见。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病因病机]本病是因外感时行温毒,更挟痰火积热,郁滞少阳,少阳经脉失于疏泄,以致耳下腮部肿大疼痛,并有恶寒、发热等症。肝与胆相为表里;肝脉络阴器,故常兼有睾丸肿痛。[辨证]轻证,仅觉耳下腮部酸痛,继而肿胀,如无其他见症,可在数日后逐渐消退。较重的,初起有恶寒、发热、头痛、呕吐等症,并渐见腮部(火欣)热红肿,咀嚼困难。严...
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中针刺的一种,在临床上,根据传统医学“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的理论,采用放血疗法治疗荨麻疹,疗效明显。放血疗法一般采用在双耳轮、双中指尖、双足趾尖,经消毒后用三棱针刺之放血,3天1次,5次为1疗程。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粘膜的暂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而引起的一种暂时性红斑和水肿反映。本病多由禀赋不受,又食鱼虾等荤腥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实热,或平素体虚卫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再有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
牙痛是牙体或牙周等疾病累及感觉神经引起的常见症状。辨证治疗:主穴:合谷、颊车、下关1.风热侵袭【诊断要点】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得冷痛减,受热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处方】风池、外关2.胃炎上蒸【诊断要点】牙痛剧烈,牙龈红肿或出脓血,得冷痛减,咀嚼困难;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处方】二间、内庭3.虚火上炎【诊断要点】牙痛隐隐,时作时止,日轻夜重,牙龈暗红萎缩,牙根松动,咬物无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嫩红少...
肠痈可包括今之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生是与阑尾解剖特点、阑尾腔梗阻和细菌感染有关。临床以右下腹固定压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病因病机]本病多由进食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因,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致血败肉腐而成痈脓。[辨证]初起脘部或绕脐作痛,旋即转移至右下腹,以手按之,其痛加剧,痛处固定不移,右腿屈而难伸,并有发热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