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网 - 养生药酒制作指南

展开菜单

中国茶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中国茶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中国茶的种类及其对人体的作用我国种茶制条都有悠久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我国已培育出茶树三百多类,生产茶叶有千余种。我国茶叶的分类方法不甚一致,根据制作方法来分,按发酵过程不同,可分作发酵茶、半发酵茶、未发酵茶三类;根据茶叶品质分,按含黄烷醇多少,干湿、色泽的差异,又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黑茶、青茶、红茶六大类。按照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这里主要介绍五种茶:l.红茶:红茶是发酵过的茶,如安徽祁门的祁红,云南风庆的滇红,福建福安的闽红,湖北宜昌的宜红,江西修水的宁红,湖南安...

不要拒绝食肉

不要拒绝食肉
不要拒绝食肉营养学家早就指出,肉食品毕竟富含诸多有益健康的物质,拒绝肉食是种不明智的做法。那么,一个人比较适宜的吃肉量是多少呢?专家认为,吃肉多少不必划一,应根据年龄、性别和劳动情况而有所区别。在通常情况下,每天的建议吃肉量是:1~3岁:75克;4~6岁:100克;7~10岁:120克;11~13岁:男性140克;女性130克;14~17岁:男性150克;女性140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成人:男性140;女性120克;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人:男性150克;女性130克;从事中等...

饮食要卫生

饮食要卫生
饮食要卫生俗话说:“病从口入”,说明了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但一些人却不以为然,“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口头语,会不时在人们耳边响起。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的地方,这更是需要人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国人民历来有注意饮食卫生的习惯,大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一些食物不宜吃:“食(饣壹)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里面最重要的一条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所谓“食(饣壹)而竭”,就是说饮食经久而腐臭;“鱼馁”,是指鱼腐烂,“肉败”...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饮食养生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其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饮食有节,这对养生保健来说十分重要。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1)饮食要定时定时进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吕氏春秋》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尚书》也主张“食哉唯时”。按照一定时间有规律的进食,能使人体建立起条件反射,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律地进行活动。每当接近吃饭的时候,胃肠便开始分泌消化液,饮食之物则可在体内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将...

壮骨“五兄弟”一样不能缺

壮骨“五兄弟”一样不能缺
壮骨“五兄弟”一样不能缺在宝宝身体内担当骨骼发育的不止钙元素,同时还有“镁、锰、锌、铜”等元素,人们喻它们为“壮骨五兄弟”。在这“五兄弟”中,以钙元素最为重要。因为钙已为人们熟悉并广泛使用,现只介绍其余“四兄弟”的生理作用及其补充方法。锌大量动物试验及观察证实,锌元素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及活性,并加速新骨细胞的钙化。儿童如果缺锌,不仅智能、心理发育障碍,骨骼发育也慢。儿童对锌元素的需求量大约每天每公斤体重0.3~0.6毫克.*、牛、羊等畜肉每克中含锌20~60微克,鱼与其他...

合理调配

合理调配
合理调配人吃单一食物是不能维持身体健康的,因为有些必需的营养素,如一些必需脂肪酸、氨基酸和某些维生素等,不能由其他物质在体内合成,只能直接从食物中取得。而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就必须把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我国人民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如《黄帝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就全面概述了粮谷、肉类、蔬菜、果品等几个方面,是饮食的主要内容,并且...

烹调有方

烹调有方
烹调有方这是因为合理的烹调可以使食品色、香、味俱全,不仅增加食欲,而且有益健康。如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而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水蒸汽跑掉,也防止在加热情况下,本已容易氧化破坏的维生素C,再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而加速氧化破坏。在炒菜时,应加一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这是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性物质,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而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加热,很容易氧化成二酮古洛糖酸,失去作用,加醋可以减缓这一氧化过程。在多种烹调方法中,以蒸对营养...

高考之前话饮食

高考之前话饮食
高考之前话饮食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学生们复习任务繁重,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多,但食欲往往不佳,再加上生活规律被打乱,身体抗病能力降低,很容易生病。因此,安排好这个阶段的饮食营养,对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使大脑处于良好状态极为重要。那么,复习考试期间饮食如何安排呢?一、保证大脑能源的充足供给大脑的能量主要靠血液里的葡萄糖氧化来供给,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内葡萄糖的含量为80-120毫克,低于80毫克大脑的兴奋性就会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分析理解能...

四时宜忌

四时宜忌
四时宜忌《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这段话说明了,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很大影响,故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应选择不同的饮食。《周礼·天官》中亦云:“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夏解缓宜食苦以坚硬,秋收敛吃辛以发散,冬坚实吃咸以和软。”这种因时择味的主张至今乃为群众所喜用。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升发,此时应养阳,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能助阳的食品如葱、荽、鼓等,使聚集...

五味调和

五味调和
五味调和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这五种类型的食物,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中医认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像乌梅、山植、山萸肉、石榴等;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辛味有发散、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