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配方网 - 养生药酒制作指南

展开菜单

当归芍药散治疗直肠术后综合症

当归芍药散治疗直肠术后综合症
当归芍药散是仲景为“妇人腹痛”而设。由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组成,有养血柔肝、健脾化湿的功效。笔者以此方治疗直肠术后综合症,收获显著,现举例介绍如下:李××,女,52岁。1994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腹痛3天,阵发性加剧,拌头晕。半年前曾作直肠手术,术后3个月,腹胀痛频发,经医院多次检查诊为直肠术后综合症,服中西药罔效。3天来腹胀痛加剧,来我院诊治。症见消瘦,面色咣白,神疲纳差,头晕,手足麻木,大便稀薄,舌质淡润,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辩为气血不足,肝脾不和,气...

研究中西医的互补性4

研究中西医的互补性4
自从basedovsky1977年以大量实验依据提出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这样,过去认为各司其职的神经、内分泌、免疫3个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并以下丘脑为联结中枢(4),这是现代医学向整体观念的一大发展与进步,但还缺少调节平衡的手段,却是可以为我所用。1995年在皮质酮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hpat轴受抑模型其实亦就是nei网络受抑模型)观察温补肾阳的右归饮(5)及自拟命门合剂(6)的调节作用,结果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含量紊乱...

中西药合治抑郁症

中西药合治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综合征,它包括多种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和心理的方面。其以心境低落或悲伤,丧失兴趣或快乐观为诊断要点,伴见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常有焦虑、紧张,严重时有自杀意念或行为。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全世界大约有三亿多人患有抑郁症,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务人员对抑郁症的认识有了提高。由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是轻度或中度的患者,大多都延医于综合医院的各科室,也包括中医科,这就需要我们的医务人员对抑郁症要有一定的识别、...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由于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及外部压迫等原因导致视网膜内层血供受阻,引起视网膜的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本病是眼科致盲急症之一。我科于1995年3月~2001年3月收治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抬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6岁,平均54岁;右眼14例,左眼7例:职业:汽车司机3人,机关干部10人,离退休人员8人;病程最短者仅20min,最长者24h。检查所见:视力均小于眼前...

沈自尹院士是怎样对“证”进行研究的?

沈自尹院士是怎样对“证”进行研究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区别于现代医学及其他传统医学的一大特色,“证”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也是中医的精华所在,进行中医现代化研究,势必要触及“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证候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使中医证候客观化?沈自尹院士遵循着中医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对肾阳虚证进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肾阳虚证有特定的物质基础,并将主要调节枢纽定位在下丘脑,为中医向现代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迪。沈自尹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

中西医结合治中风

中西医结合治中风
中风又名“卒中”,临床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强语塞、半身不遂、肌肤不仁”为主要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世纪在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中,中风位居第二,全世界每年因中风而死亡的人数多达510万。其致残率高,存活患者也大都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尤以偏瘫、失语、认知障碍为常见,不但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为社会及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远征教授依据个体化与系统化相结合的原则,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风,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中风是...

科学辨证法与中医学的发展

科学辨证法与中医学的发展
1.中医学发展的方向问题:(1)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文化内涵与思维方法:中医的学术基础,以《内经》中的理论原则和认识方法、《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证论治原则和《神农本草经》、《内经》中的方药基本理论为代表。中医的重点是观察气化之五脏,重在功能。如机体各器官间的相乘相制、以机体病态形象为基准的归纳演绎的诊断方法。其治疗意向是以证为治,有是证用是药,即方证对照的辨证论治原则。(2)创立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相结合的新诊疗学:诊病当识别疾病的本质,依循阴阳互动法则、因果法则和主次法则,研究...

中西医学理论的根本差异

中西医学理论的根本差异
西方生物医学理论是建立在近代经典物理学基础之上,研究对象属组织解剖学视野所见之实体本体,其认识论基于牛顿机械还原论,研究方法自然侧重于线性分解剖析、重复性实验和数理统计。在这样一套科学哲理指导下产生的应用基础理论,必然形成以清除组织病灶、抑制体内致病菌毒为基本特征的对抗性临床医学技术。20世纪30年代后,磺胺药及抗菌素的发明使细菌性感染得到大幅度地控制,从普外、胸外、脑外再到断肢再植、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培育以至基因重组、克隆技术……无不闪烁着科学理性的光辉,不愧为20世纪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观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106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系统观察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诊断标准。将门诊159例患者按诒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6例,男81例,女25例;年龄16~72岁,平均(38.4±11.6)岁;病程6个月~20a,平均(7.3±4.2a);其中慢性中度57例,慢性重度24例,肝炎伴硬变25例。对照组53例,男42例,女11例;年龄15~68岁,平...

中西医之间的距离

中西医之间的距离
近百年来,中西医比较说,是个十分风行的话题。坚守中医壁垒者认为,中医辨证思维的光辉,理应优于西医;而祟尚欧化者则提出,当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而中医则固守传统,自难取得新的长足发展。以上所争,虽各自从彼此的比较中得出,可是毕竟因为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所以势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评判。若要客观公正地评判、比较中西医的异同,自有多种不同角度,可供选择。然而,比较切实而为多数人所接受的,通常还得从生理与病理,辨证与辨病,药物与治疗等方面加以考察。在生理上,西医的优势在于从五脏六腑,血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