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萸酒——原名“治卒心痛方”[药物组成] 吴茱萸五合 桂一两[功能主治] 卒心痛。[用法用量] 一升分二次服。[制备方法] 上药人酒二升半,煎成一升。[资料来源] 晋·《肘后备急方》按:古人所说的心痛指胸前及上腹部位的疼痛,其中有心绞痛,也包括胃病、胆石症、胰腺炎等引起的疼痛,范围较广,当注意鉴别。对有些疼痛,如心绞痛、溃疡穿孔等以及厥脱(指突然昏仆休克),患者都应根据病情及时抢救。在没有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的紧急情况下,才可酌情使用药酒等病情稍行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治疗。四逆酒...
麻子酒[药物组成] 麻子—升[功能主治] 止恶心。[用法用量] 一日二次,适量饮。[制备方法] 麻子一升,熬令香,熟捣,取酒三升,熟研 滤取一升。[资料来源] 唐·《千金要方》椒酒[药物组成] 舶上硫黄(明者)二两 汉椒(净拣,去合口者去黑 日)四两 诃子(略捶碎)二十四个[功能主治] 治翻胃,胃寒吞酸等。[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制备方法] 上三味,各用生绢袋盛之,以无灰酒十斤渍之,七日即可服,饮一杯即加一杯生酒在内,汉椒九十日一换,诃子七十二日一换,硫黄则长用,病除即止...
栀子茵陈酒——原名“栀子酒”[药物组成] 栀子 茵陈各一束[功能主治] 治黄疸。[用法用量] 三更时分服饮之。[制备方法] 上药用无灰酒二大碗、蒸至八分。[注意事项] 忌油腻、湿面、豆腐、生冷等物。[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按:本方栀子、茵陈均有清热利胆的作用,尤其茵陈为退黄要药。《本草纲目》中也有用茵陈蒿四根,栀子七个,大田螺一个,连壳捣烂,以百沸花齐放白酒—大盏,冲汁饮之,治疗男子酒疸。此类方剂在应用时尤要注意,必须通过长时间的煎煮。这种方法使药物中有效成分被充分利...
桑龙药酒[药物组成] 桑椹子120g 龙眼肉120g[功能主治] 滋阴养血,养心安神,补益脾气。适用于心脾不足、阴虚血少所致的心悸失眠,体弱少力,耳聋目暗等症。[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制备方法] 以烧酒5L浸泡,坛口封固,十日后开坛饮。[资料来源] 清·《良朋汇集》、《治疗与保健药酒》养神酒[药物组成] 大熟地90g 甘枸杞60g 白茯苓60g 山药60g 当归身60g 薏苡仁30g 木香15g 酸枣仁30g 续断30g 麦冬30g 丁香6g 建莲肉60g 大茴香15g...
茱萸婪豉酒[药物组成]吴茱萸三两 生姜四两 豉二合。[功能主治]治寒疝来去,每发绞痛。[用法用量]分为二服。[制备方法]上药及酒四升,煮二升。[资料来源]晋·《肘后备急方》、唐·《外台秘要》。 降椒酒[药物组成] 降真香(细锉)二两 川椒(去合口者)一两[功能主治] 预防外邪侵犯,兼治风湿脚气,疝气,冷气,及背面恶寒。[用法用量] 每日饮数杯。[制备方法] 上药用绢布贮,浸无灰酒中约二斗许。[资料来源] 明·《景岳全书》 茴香酒[药物组成] 茴香 茴尤[功能主治] 治疝气痛...
红藤酒[药物组成] 红藤 黄酒[功能主治] 胆道蛔虫病。[用法用量] 成人每日服二次,每次一剂,小儿用量酌减。[制备方法] 红藤30g加黄酒120ml,煎至60ml为一剂。[资料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1960,(4):407茱萸麻橘酒——原名“茱萸根浸酒”[药物组成] 吴茱萸根(锉,东引大者)—尺 大麻子(净拣)八升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二两[功能主治] 治脾劳热,有白虫,在脾中为病,令人好呕。[用法用量] 分五服,每服空腹温服。[制备方法] 上药先捣碎,橘皮、麻子如泥,...
玫瑰露酒[药物组成] 鲜玫瑰花350g 白酒15L 冰糖2g[功能主治] 疏肝养胃,和血活血。可治肝胃不和所致胃脘胀痛或刺痛,连及两胁,嗳气频繁,食欲不振等。[用法用量] 使用时,每次饮一二盅。[制备方法] 将花浸酒中,冰糖同时放人,浸月余,要使用瓷坛或玻璃瓶存贮。[资料来源]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附]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其气芳香,善于疏肝解郁,调中醒脾,并有活血行瘀的功效。 秘制白玫瑰露酒[药物组成] 代代花l00g 玫瑰花50g 玫瑰精少许 原高粱5g 冰糖5...
延年薯蓣酒[药物组成] 薯蓣 白术 五味子(碎) 丹参各八两 防风十两 山茱萸(碎)二升 人参二两 生姜(屑)六两[功能主治] 头晕不能食,补益气力。[用法用量] 每次温服七合,每日二次,逐渐增加剂量。[制备方法] 上八味药切细,以绢袋盛。酒二斗五升浸五日。[注意事项] 忌桃李、雀肉等。[资料来源] 唐·《外台秘要》、明·《普济方》按:本方适应于脾胃虚寒,运化无力引起的消化不良,不能食,虚证眩晕。由于方中人参、薯蓣、白术都有补益功能,故本方名为延年薯蓣酒。黄牛脑子酒[药物...
千金止痢酒[药物组成] 黄连六两 阿胶 鼠尾草 当归 干姜各三两[功能主治] 下利腹痛,肠滑不止。[用法用量] 温服,分三次服完。[制备方法] 上五味药,以酒七升,煮取三升,去滓。[资料来源] 唐·《外台秘要》止痢酒[药物组成] 干地榆一斤 附子(炮)一两[功能主治] 休息痢。[用法用量] 饮服,每次一升。[制备方法] 以上二味,以酒一斗渍五宿。[资料来源] 唐·《外台秘要》回阳救急酒——又名“阴寒霍乱酒、三宝回阳酒”[药物组成] 公丁香30g 肉桂30g 樟脑30g[功能...
七宝煮酒[药物组成] 常山 厚朴(姜制) 青皮 陈皮(去白) 甘草(炒) 槟榔 草果等份[功能主治] 治疟疾一日一发、或——日二发、或间日一发。[用法用量] 发时温服,良久再服。[制备方法] 上药每服半两,酒水各一碗,煎至—盏,去渣,露一宿。[资料来源] 宋·《妇人良方》按:常山、槟榔、草果均有截疟之功。常山易引起呕吐,所以配厚朴、青皮、陈皮、甘草,健脾、燥湿、理气、和中。对疟疾数发不止,口苦苔腻者,发作前3小时左右服用,有较好疗效。山瘴疟酒[药物组成] 常山三两 鳖甲(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