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有经、孕、产、乳的生理特点,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机体阴血的充足。如果阴血不足,必然会导致生理异常,造成种种病症,故中医有“妇女以血为本”的理论。所以妇女进补的基本原则是滋阴养血。虽然引起月经失调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还是气血亏虚,阴血不足,故经病进补法当以滋阴养血为主。月经前期:指月经每月提前6~7天以上来潮,甚至每月行经2次,又称为“月经超前”。气血虚弱者常见血量多而色淡红、质清稀,精神疲倦,气短心悸,小腹有空坠感,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弱无力。宜在冬令双补气血,可...
日前,我院急诊室里来了一位中年病人,他向医生诉说:立冬以来,每天服用人参以滋补身体,不想近几天出现神经过敏、皮疹水肿、忧郁和食欲不振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人参滥用综合征”。入冬以来,在药品市场上,又涌现出许多新的营养药或补药,其强大的促销攻势使不少人都相信,多服补药有助于养生延年。其实,从药理角度讲,根本就没有“补药”!因为迄今为止还未能发现哪一种药品能全面增进人体的健康,因而把药品当做补品有失偏颇。有些人认为中药滋补无副作用,盲目把黄芪、党参、当归、田七等中药与鸡...
东方人人普遍认为人类用“心”思考,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人类用“脑”思考。东方人擅长冥想和顿悟,西方人善于逻辑思维。所以东方人近代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人。然而,善于逻辑思维的西方人,让自己的左脑承受了太多的压力,所以科技的进步反而减少了人们的幸福程度;善于顿悟的东方人,让自己的右脑处于高度的愉悦状态,左脑的记忆库里却没有进行过很好的整理,于是幸福的东方人遭到了西方人枪炮的教训。西方人的思维虽然有效,但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损耗式思维;东方人的思维虽然可以养生,但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
古人将修身养性相提并论,融为一体,其中许多有益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心平以和气中医认为,怒气过盛伤肺充血,暴喜过度气血涣散,思虑太甚弱脾胃。现代社会竞争加剧,更要戒浮躁之心,要善于克制与自我排遣,尽量淡化得失恩怨,处理好人际关系。“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每生百祸。”无求以培气元气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有奢求。奢求而不得,容易气阻伤身。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以培养元气。如此,方能“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欲望过分强烈,有损人的元气,健康更无从谈起。宽胃...
根据各人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需要,应用日常食物的营养来调理养生,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长寿或疾病康复的目的,此种方法也称食养或食疗(药膳)。食养在我国相传已久,自古就有“药食同源”和“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内经》中早已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述。中医认为,生命就是生物形体的气化运动,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化气与成形。而化气与成形是由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使形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得到营养。因此,食养的关键是保护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
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的第一杯水尤其显得重要。也许你已习惯了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但你是否审视过,这一杯水到底该怎么喝?1、喝什么?新鲜的白开水是最佳选择。白开水是天然状态的水经过多层净化处理后煮沸而来,水中的微生物已经在高温中被杀死,而开水中的钙、镁元素对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有研究表明,含钙、镁等元素的硬水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有不少人认为喝淡盐水有利于身体健康,于是晨起就喝淡盐水,这种认识却是错误的。研究认为...
阳光明媚,暖意融融。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总是睡意绵绵的状态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采取何种相应措施,才能解春困之烦恼呢?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一、视觉刺激减春困。尽量使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明亮清爽,还可增添些艳丽和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刺激视觉神经。休闲时去郊游踏青,生气勃勃的大自然会通过你的视觉加快机体调节,以适应春季气温上升的气候。二、运动刺激除春困。春日环境优美,一派生机。此时应多走出室外活动,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快机体对需氧量较...
人最缺水的时候是在夜间。但是,有的老年人因怕夜尿起床不方便,晚上克制喝水,睡眠后又无法补充水分,此时肌体却在不断地排出水分,以致血黏度增高,代谢产物在血管内沉积而堵塞血管。所以心脑血管病人容易在凌晨死亡。因此,老年人半夜感到口干或小便后,应当喝杯水,早晨起床后再喝杯水;两餐之间,如上午10点、下午3点都应当喝水,尤其要改掉晚上克制喝水的坏习惯,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肌体代谢,使身体处于不缺水状态。老人每天应喝8~10杯水(每杯约240毫升)才符合健康、养生和抗衰老的需要。当老人...
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良好的睡眠姿势,保证周身气道通达,血络顺畅,可以调气养神,濡养脉络,消除疲劳,滋养精神。“坐如钟、站如松、卧如佛……”我们的先人对于睡姿一直是有讲究的。如果你喜欢仰面朝天睡……睡姿素描:采用这种睡姿的人通常非常疲倦,或者有醉酒等情况,在仰卧状态便很快进入了深层睡眠。这时,睡眠者的两手会不自觉地放到胸前。中医护花:睡眠中,面孔中开窍的部位多朝上,而气与津液走势下行。比如:熟睡时,由于脸孔朝上,因舌根下坠或口水流入气管容易造成打呼或呛咳,甚至引发气滞而猝...
2006年狗年春节,我到亚特兰大看望我的亲戚。此行最大的收获,不是生意的开拓和客户的拜访,而是再次见识了我姐夫103岁的妈妈——廖英老人。生于1903年7月的廖老太太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她百年如一日的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她每天上午7点左右起床,开始做早操,吃完早饭后,10点到11点休息一小时,吃完中饭后,午睡大约四个小时,晚餐之后,稍为活动一下,八点左右就睡了。除了作息时间的严格遵守,廖老太太的饮食习惯也是教科书似的严格。一个世纪以来,她从来不多吃,按她的话讲,只要吃饱了...